江reading quoted 文学之冬: 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 by Uwe Wittstock
Content warning 两极分化
没完没了的争吵围绕着不断变化的概念,最终却总能归结为同一个问题:系部的任务是什么?抵制新的、现代的文学潮流,还是帮助它们取得突破?支持那些代表德意志专属的、超越时代价值的诗歌,还是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世界通行、以欧洲眼光重新定义国内传统的文学?一个阵营抵制来自国外的廉价娱乐,以防图书市场和剧院剧目因之过度异化;另一个阵营则警告说,要谨防退缩为思想上的地方主义。一个批评大城市——特别是大都市柏林——的文学生活是“为经营而经营”;另一个则抨击“彻底乡土之地”的自满和狭隘。一个视诗人为先知或牧师,用作品赋予民族内在凝聚力和身份认同;另一个则认为作家是知识分子,在一个越来越机械化、越来越高度分化的社会中,他无法再承担促成统一的功能,而是要充当精神上独立、只对自己负责的批评家。 瞎子都看得出,在这些关于艺术自我理解的争议背后,自然也存在政治信念的对立。右派对左派,反民主派对共和派,民族主义者对国际主义者,神话的崇拜者对启蒙的追随者。一个抨击“文化布尔什维克主义”,另一个则抨击“文化反动”。然而,文学系最棒的地方也正在于这里对意识形态的对立进行了不妥协的争论。也许,正是这种郁结的、无休止的冲突,使该系部果真成了这个国家的某种映射:分裂民众的罅(xià)隙也使作家们两极分化。